774085612@qq.com

致力于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



专注为医疗健康领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健康相关科技,产品及服务。

导致炎症性肠病新基因被发现
来源: | 作者:medical-50 | 发布时间: 1043天前 | 120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主任黄瑛教授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大力教授、多伦多大学儿童医院缪斯教授等携手,发现一种导致炎症性肠病的新致病基因SYK。该研究日前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黄瑛介绍,儿童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目前病因未明,可合并出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以往一直认为遗传因素在该疾病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上仅20%~30%的患者可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致病基因,仍有大部分患儿未找到已知的致病突变。
  2015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收治了一名两月龄女婴,经过临床症状、影像学、内镜评估后确诊为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研究团队对该患儿进行了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在51093个变异位点中未找到已知的致病基因变异,但意外发现该患儿携带SYK基因杂合突变。
  为验证该突变的致病性,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王琳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医院进行博士联合培养。研究发现,该患儿外周血、肠道黏膜组织中SYK基因磷酸化水平均有增加。体外细胞实验也证实,该突变位点可产生SYK基因自身磷酸化,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导致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增多。
  在研究过程中,多伦多大学儿童医院也发现两例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患者,携带有SYK基因突变。同时,国际儿童早发炎症性肠病群体研究合作平台又锁定了3名奥地利、英国的慢性肠炎患者同样携带SYK基因突变,部分患者还伴有关节炎、皮肤改变、神经系统炎症及B细胞淋巴瘤等。对这5例患者的突变位点进行体外细胞水平验证,同样发现SYK自身磷酸化水平增强且下游炎症因子表达增加。
  黄瑛与李大力合作,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的模拟病人突变的小鼠模型,同样证实SYK基因突变是导致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