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4085612@qq.com

致力于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



专注为医疗健康领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健康相关科技,产品及服务。

国家通知:全国大批医院配置这些设备
来源: | 作者:medical-50 | 发布时间: 949天前 | 437 次浏览 | 分享到:

有人说,在5G时代,一根网线、一个界面就能解决很多遥远的事。医疗是最先引入5G技术的领域之一,诊断、急救、手术……整个医疗过程不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变得触手可及。


北京的专家为地震灾区医院的抢救远程会诊,基层的医生向上级医院汇报查房情况,一套高带宽、高可用的无线网络以及具备接入功能的大型医用设备,已经成为衡量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


国家文件:这些医院配备5G设备

8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四部门发布《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公示》(名单见文末)。


图片


文件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通信函〔2020〕270号)(以下简称《通知》)有关要求制定。


该《通知》于去年11月下发,要求围绕急诊救治、远程诊断、远程治疗、远程重症监护(ICU)、中医诊疗、医院管理、智能疾控、健康管理等8个重点方向,鼓励各地、各单位创新5G应用场景,通过建设试点项目,推动运用5G技术改造提升卫生健康网络基础设施,开展智慧医疗健康设备和应用创新,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5G智慧医疗健康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在急救方面,《通知》提出,在救护车接到患者的第一时间,将病患体征以及病情等大量生命信息数据实时回传到后台指挥中心,帮助院内医生做出正确指导并提前制定抢救方案的医疗急救服务,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的愿景。


结合无人机、救护机器人等无人系统,针对灾区、战场等复杂环境提供应急救援指导、伤员应急救援定位、远程急救等服务。


诊断时,依托5G网络并积极运用VR/AR、全息、3D打印等技术,支持超高清远程多学科会诊(MDT)、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超声诊断、远程手术指导、医学教育培训等远程诊断应用,实现4K/8K远程超高清会诊以及医学影像、超声、心电等信息的高速传输与共享,并支持电子病历在线融合。


另外,借助5G网络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结合医疗机器人、传感器等技术,支持医生开展远程手术、远程放疗等诊疗服务。


借助5G网络支持各种医疗设备在医疗监护过程中对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实时、连续和长时间监测,持续上报重症患者位置和生命体征信息(包括心电、呼吸和血氧等生理信号),并能够将危急报警信息上报给医护人员。


支持构建院内5G医疗物联网,将医院海量医疗设备和非医疗类资产有机连接,能够实现医疗设备状态监测、医院资产管理、院内急救调度、医务人员管理、门禁安防等服务。


5G改变医疗服务模式


如果3G、4G是普通列车的话,5G就是高铁。在5G之下,医院不再是一个个独立个体,而是一个联合体,我国存在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在5G运用下也将有很大改善。


5G的网络高速率,能够使4K/8K的远程高清会诊和医学影像数据进行高速传输与共享,并且能实现专家随时随地实时会诊。在这种高效传播下,无论是诊断还是抢救,空间和距离都不再是问题。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6月18日下午13:25分,由四川省人民医院与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组成的联合救援团队搭乘全国首辆5G急救车抵达灾区长宁县中医院,在工程人员的通力合作下,开始实施在5G技术支持下的实时视频会诊。


6月18日晚上21:30分,四川省人民医院启用5G城市灾难医学救援系统,与前线应急快速反应小分队就长宁县中医院的一例腹部损伤疑似脾破裂伤员进行实时远程视频会诊。


据悉,这是世界首个将5G技术运用于灾难医学救援的案例。


除了灾区、疫区等特殊环境下使用5G技术,医院的日常医疗服务同样可5G借助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互联互通,为院前急救、智慧医疗等。

 

5G技术也是助推医联体上下互联的“高速公路”。借助低延时的技术,可以对异地基层患者进行实时的直播手术,一些偏远地区和县乡的患者在当地就可以来做复杂的手术,实现跨地域的诊疗。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2020年我国已建成89.5%的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在内部实现远程医疗。今年7月国家发布的《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提出,通过远程医疗、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教学、远程心电检查、远程监护等形式,逐步推进互联网诊疗,利用信息化手段,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据公开报道中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末,国内已有超200家医院开展了5G相关项目。


当然,距离5G技术的完全落地还有一段长的路要走,因此也出现了质疑的声音。


AI产品开发与设计研究员许博平表示,目前对于5G技术不要抱有过高的想象空间。一方面,目前医院还仅仅在于研发和试水阶段,很多公司的产品仍然不完善,对于偏远地区和一线城市的医疗机构对接还处在一个先行先试的阶段,这都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展开。


同时,人才困境也是一个大的问题,5G设备都必须要有厂家来直接引导和教学,大部分的医务工作者都没有受过相关的训练,所以要保证日常的医疗操作还是需要一些接受期。


另外,适合远程手术的基层在价格的承受能力上也值得商榷。


一般含有5G网络的以及引入系统的医疗设备,比如CT设备,价格都比较昂贵。虽然技术得到了突破,但是在金钱预算方面并不是一些小的医疗机构能够承受的。研发和生产这些医疗设备的企业,5G市场的接受度也是其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来看,5G技术在医疗方面的运用大多还处于一些可穿戴设备或少数远程急救、指导类场景,但国家推行5G+医疗健康的趋势是肯定的,改变或许只是时间问题。